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家访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车离开县城,她的脑子里还在想,到底还有什么东西没买。

    冬至过后的第一个早上,一辆涂装过的越野车停在苏昌明家门口,正式掀开了西山村的热闹。

    闲着无聊的男人们大都放下手里的纸牌,循着传言挤在苏昌明家的南墙根下,有一搭没一搭聊着他们刚在院子里听来的消息。

    “来了四个人,可比老王家去年来的人多。”

    “有个戴眼镜的,不是当兵的。还有个是咱们县武装部的,剩下两个都讲的一口标准话。”

    屋外讨论着来人的身份,屋内七个人则进行着正式的询问。

    “先介绍一下,我是105团的接兵人员,我叫姜阳。这位是你们县武装部的刘干事,这位是苏寒同志学校的靳老师,这位是他们学校武装部的李干事。”

    “因为苏寒同志的情况特殊,所以我们也特事特办,专门来这里了解一些情况。”

    看到屋里特意摆好的方桌上丰盛的酒席,包括陪同家访成员前来的武装部干事都有些哭笑不得。

    如果苏昌明知道苏寒参军这件事在他们那里引起了多大的轰动,或许就知道这桌酒席他压根没必要摆出来。

    为了尽可能将这顿酒菜应付过去,来自接兵单位的军官坦诚来意正式进入了谈话阶段。

    经历过一天的相处苏寒的表现随意一些,但苏昌明夫妻却正襟危坐,好像要当兵的是自己一样,生怕稍微表现不好就影响了面前四人的判断。

    这让军官有些不好意思,连忙摆摆手,示意两人放松。

    “作为家长,我首先要感谢你们二位对苏寒同志参军入伍意愿的支持。培养出一个这么优秀的大学生不容易,能让他当兵就更了不起了。”

    姜阳是发自肺腑地敬佩苏昌明夫妇。

    通过昨晚在武装部了解的情况,西山堡甚至整个金山县的经济发展并不是很好。像苏昌明这样勒着裤腰带供孩子上大学的村民并不多。

    其中绝大多数也都是盼着孩子毕业之后或是国家分配,或是地方招聘,能端上铁饭碗安稳一生。

    像苏寒这样主动参军家里还不阻拦的,绝无仅有。

    面对姜阳的感激,两口子手足无措地看着苏寒。

    见自家娃儿冲他们点头,这才稍稍安心下来。

    最后还是苏昌明硬吞了口唾沫客气地回答:“嗨,我们乡里人啥也不懂。就这一个娃儿,他出去念书这些年,见识比我们两口子强多了。既然他想去,我们也不拦着。年轻人嘛,苦得吃,累得受,说起来也是好事。”

    没有啥爱国奉献的大道理,但三位军官听到耳朵里却舒服多了。

    “那苏寒同志,你现在可以说说,为什么放弃大好前途应征入伍吗?”

    苏寒沉吟了一下。

    以前只是想要当兵,但为什么当兵,当了兵要干什么,这事儿其实还真没有认真考虑过。现在被问起来,总需要思考一番做个总结。

    屋里所有人都在耐心等着。

    直至苏寒开口,姜阳开始快递地在本子上记录。

    “其实有很多原因吧。有当兵的梦想,当然也考虑到大学生入伍有先天优势,具备很大的上升空间。”

    见姜阳有让自己细说的意思,苏寒也不掩饰:

    “部队里武器装备在发展,对人员素质要求也在提高。同样一个电路,高中学历闹明白可能需要一周,我可能只需要一天,战斗力形成的速度就有很大的差别。”

    “哪怕是步兵,不讲这些科技,我虽然单兵素养比另外一个人差点,却熟悉战场急救、战场通信甚至战术指挥,对于一支作战队伍来讲,自然我的作用会更重要一些。”

    苏寒的讲述让姜阳眼睛发亮。

    他的文化程度是随着部队发展一步步提升的,正因为如此,他才明白苏寒讲的有多实际。

    他们105团这些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队伍文化素质的要求确实在逐年提升。他们团个别连甚至已经提出了全员高中文化水平的口号,从连长到战士一有空就补习。

    就连他自己,也因为装备对知识能力的要求,如今已经自学大学的某些专业知识。

    姜阳对苏寒越来越感兴趣,直至最后,他问出了一个让苏寒直面本心的问题。

    “我知道你过几天回去就要参加答辩了,算起来你也是毕业生入伍了。虽说进入部队铁定提干,但你有没有想过,实习期的这一年,你该如何跟年龄小你一两年,文化水平比你低两档,职务却比你高半头的班长相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