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7章这圣君的名声,朕不要也罢!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礼堂内有869名本届卒业生。

    他们分别来自农学院、工学院、物理学院、商学院、史学院和诸子学院的学生。

    他们当中,最小年龄只有15岁,是来自南直隶宁国府,叫周怀安,据说是神童。

    最大的有35岁的,叫李世清,他是工学院的学生,据说他之前是一个工匠,专门给别人修房子。

    按照朱元璋的户籍规定,匠户和军户一样是独立的户籍。

    匠户世世代代只能为匠户。

    不过到了明朝中期,商业大力发展,匠户制严重束缚社会发展,朝廷开始做一些调整。

    匠户制名存实亡,嘉靖年代,朝廷就开始用银子来雇佣匠户。

    但匠户依然还是匠户,这个制度直到明朝灭亡都没有被取消。

    按照李世清这个身份,他能站在这里,就已经是一个另类了。

    然而,新生的国立北京大学有诸多他这样的“另类”。

    例如工学院,大部分都是匠户。

    而农学院,几乎统一的农户。

    当皇帝到场的时候,原本热闹的礼堂,迅速安静下来,很快就变得鸦雀无声。

    无数目光都聚集到台阶上,聚集到年轻的皇帝身上。

    “吾皇万岁万万岁!”

    礼堂内响起洪亮的高呼声,几乎整个北京大学都能听见。

    那些刚入校的新生,将羡慕的目光投向礼堂的方向。

    今天,国立北京大学的礼堂,是整个北京城的焦点。

    国立北京大学所有的老师、博士都来了。

    还有大明快报报社的编辑、记者,全部都来了。

    新政推行之际,第一届新学学生终于卒业。

    整个北京城都在热切地关注着他们的未来,人们也并不清楚他们未来能做什么。

    但是,国立北京大学是皇帝创立的,今日皇帝又来为新学学生送别,这无疑也让无数人对这些学生重视起来。

    “都免礼。”

    皇帝清脆、深沉的声音,在礼堂内回响。

    他淡定而从容地看着下面这些学生,这是他穿越过来,培养的第一批即将踏出校园的学生。

    他们接受到的教育,不是古代的纯儒家教育,他们是为了适应改革的需求而入的学,他们将成为未来改革路上的中流砥柱。

    崇祯看着一双双年轻、热情,而有活力的眼睛。

    和传统秀才们平静得有些死气沉沉的气质不一样,这些人都充满了朝气,他们对未来的向往,直接写在脸上。

    崇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说道:“恭喜诸位从北京大学顺利卒业,诸位都是朕的学生,看到诸位学业有成,朕很高兴,也很欣慰。”

    这句话最重要的一句:诸位都是朕的学生。

    记者们必然对这句话做最闪亮的解读:北京大学的学生都是天子门生!

    仅仅这句话,以后北京大学的门槛恐怕要被踏破。

    大明朝人才有的是,只不过过去的社会,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缓慢,不需要那么多人才,制度将阶级固化住。

    但现在不同了,第一批北京大学的卒业生卒业后,他们的去向,无数人都看在眼里。

    一旦他们能够得到好的待遇,会有无数人挤破脑袋想进来,不分贵贱。

    “在你们离开学校之前,朕有一些话,想跟你们说说,跟你们说说话,谈谈心。”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