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二章 城隍庙姻缘树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城隍庙的建肆没有很高大恢弘,简单的坐落,与寻常城隍庙一样,李山色生前本就是低调娴雅之人,想必死后,后世立像也不愿大张旗鼓吧。

    这李山色的城隍庙格局简单,除去院墙之外,从正门看去,无非就是刻有城隍庙三个大字的牌匾,迈过正门,两侧是些稀松的花草树木,院中有一大鼎,三角的,鼎上铭文尽是些年轻人看不懂的篆刻,大鼎内有山土,山土取自五湖四海,不然烧香不灵,鼎的土是一位大修士取的,有这种玄而又玄的说法,来上香的人才络绎不绝,在加上关于李山色的说法,后世不断改编,让人心神往之。

    这大鼎内的香早以插满,插满了就不能再插了,到了第二天清晨,来上第一注香的须得清理,这也是一个说法,便是做这些零零碎碎的事,能让福气自己聚来,若是在上头香,你便是今天的气运最足的那天,有了这么一个说法,大清早来此挣头香的人可不少勒。有些时候在离晨晓还有三四个时辰的时候,便有人来此等候,就为那头注香,讨个吉利。

    绕过院中大鼎,便是那城隍庙的正庙了,上有短阶,只需两步就上去了,进去之后,首先引入眼帘的便是那李山色的石像,石像高八丈,在城隍庙里算是高大的了,石像刻画的是李山色在京中当官的样子,一袭官服,手持玉尺,面相柔和,有点略显愁意。一身正气的官服都压不住那刻进那对石眼里哀愁,好像类似李山色这种读书人都是这般一样,身负家国,孜孜不倦的读书,自然而然就养出一股书生气。

    李山色的石像周围没有其他石像,按理一般的城隍庙,除了主城隍之外,还会配两个左右判官,判官之下便是左右城隍的护法,拢共五位石像,且这些石像都是曾经活在这个世道上的人,那左右判官,需得生前是衙府最杰出的判官才能伴其城隍左右,这样有邪祟作案,那石像内的点滴灵气会形成生前人的样子,惩罚邪祟,这就需要公证的判官来判其罪恶程度。

    然判官之下的两位护法,就得功勋卓著的武将来做了,一般擒拿出手都是这两位武将出手。

    这李山色的城隍庙,只留他一人,这也是当初建造时特有的说法,有儒家圣人出面言了两三语!便是那李山色一人可守一洲之平安,李山色的浩然正气,如浩瀚星辰,鬼邪皆退,不退者,皆神魂俱灭。

    这也是李山色庙成,鬼邪皆之处逃避的原因,但是李山色又心有所念,念了一辈子了,周身的浩然正气皆入滨海城哪也不去。这是现在这个样子。就不太需要其他的判官前来辅佐,自也无需武将镇守。

    这李山色的城隍庙除了石像之外,就在无其他物品,石像下原本是打算安几个香炉供案,还以放些祭祀和上香,但是曾放过案台,石像案台上插香,香不燃,放祭祀所用的一切物品会自动滚落案台之下,这也才作罢!撤去了案台。

    其实李山色早以身死,魂飞魄散,至于魂飞魄散的原因,有大修士占卜过,当时那占卜的大修士直接吐血占卜不下去。因为凡人的魂魄会进入冥府,这是本道轮回,特别又是这李山色对天下有大仁之人,若是不出意外转世又必是人杰。但是李山色临死时喝完酒,死后魂直接自燃了,想必是自己所做,但不知是何原因!这些便是修士之间知道的密辛。

    当时儒家接连有一二的圣人也都探查,但都无果,成为了遗憾,与那元以求的死一样,遗憾如秋禀冬雪般涌来。

    所以这李山色的城隍庙,空荡荡的就一神像,除此之外别无它物,后院便是一些个铭刻的碑文,大多都是李山色生前的诗篇和一些游记。碑文刻碑不多却显尽一人一生之风华。

    这些碑文自建庙起就与石像同在了,整座城隍庙都是千里来上香的人时不时会打扫一下,并无派专人在此看管,因为无需看管,这座城隍庙守了整个滨海城,滨海城的老百姓都愿意为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毕竟老话说的好,饮水需思源,才可细水长流。像类似这种城隍庙若百姓以诚心待之,必保一方太平。

    所以拢共来说,这李山色的城隍庙并不大,但是城隍庙之外就显的大了,有成片的楠树林,一颗颗估摸都约有千年的树龄了,大概是庙成之时种下的,但最大的一颗楠树却在城隍庙门口不远处,树龄应该有一千七八的树龄了,这棵树被后世编撰成李山色与那位姑娘初次见面的地方,反正都是瞎胡诌诌,骗一个嚼头,不过那位编撰之人的确文风好的出奇,看者皆落泪,哪怕你是铜金之心,看完那篇关于李山色的情爱都为之泪花在眼眶里打转,好面子不肯落下来,但是心有所感也是真情流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