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面见王莽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王安重生到了这个风雨飘零的年代,即将见证这可歌可泣的悲壮时代,这个“历史空白期。”

    生逢乱世,又知道结局,王安本想凭借后世学识,专业知识,施展抱负,指点江山,改变这一切,结果却很现实。

    即便身为摄皇帝第三子,在三年的时间里,他几乎没有任何改变历史的建树,最多就是在府里写写各种规划书,搞搞小发明创造什么的。

    他太小了,即使表现的如神童般,也无法争破这封建的牢笼,他这三年使自己的体魄也恢复到了正常人的水平,每天都在锻炼。

    王安曾找了几次机会和王莽提过不少建议,不过因为人小言微,王莽并未将他的话放在心里,只是告知王安好好养病,一定要把身体恢复好。

    唯一一件被王莽采纳的事情是,王安建议整顿军队,训练出一支军纪严明,战斗力强悍的军队。

    因为公元7年九月,东郡太守勾结刘氏宗室,聚集十万人造反。同时,关中盗贼接连响应,又聚众十余万人攻击长安,战火甚至烧到了未央宫附近。

    在这危难之际,王邑临危受命,奉旨平叛。仅仅用了两个月,王邑就平定了这二十万大军,真正地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最后被王莽封为威宝之臣。

    王莽手下奇人众多,就是没有统筹大局的,王邑虽然可以但是到新朝后期,王邑也无法合理的管制军队了。

    王安无奈,说到底还是自己太弱了,人人都当他是小孩,顶着嫡三子的身份也没用。(因为老大老二都自裁了,他嫡三子就是最大了。)

    直到12岁那年身体恢复好了,可以出来读书了,王安才正式被承认嫡三子的身份,拥有很多权利,要不然连这点权利他也没有啊。

    王家读书学习源于王莽曾祖王贺,汉武帝时官至绣衣御史,曾自我解嘲道:“吾闻活千人有封子孙,吾所活者万余人,后世其兴乎!”然而他的曾孙子王莽真给他争气,建立了王朝。

    见王安发呆不语,一个为首的小太监只得跪下,苦苦哀求道:“殿下,您吃点东西吧,您都一上午没吃了。”

    王安轻叹了一口气,将手中琉璃瓦扔到一旁,这才熟练的手撑石桌,站了起来。

    他摆着手道:“起来吧,李源,你怎么每次都这样唠唠叨叨的,扰人清闲。”

    这位李源,然后官拜常侍,差不多二十岁,是王安的伴读太监,也是他的大管家,平日负责照顾王安的生活。

    李源对王安忠心耿耿,他虽年龄不大,却很清楚,王安是他的未来,因为现在外面王莽民心所向,即将登大位。

    将来陛下登临大位,王安就是太子,太子殿下在登临大宝,自己就是从龙之功,能封爵,位列宦官之首,走向人生巅峰。

    “奴婢也不愿打扰殿下,只是担心万一被夫子知道殿下这举动,会告知陛下啊。”小太监李源轻声道。

    “本宫还怕他不成?”王安轻哼了一声。

    一想到这些只会借着民心想推王莽上位,满足自己私欲的人,他就怒从心生。

    这帮人虽然平日喊着廉正奉公,振兴吏治,革除弊政的口号,然而实质上却沦为了大地主,大商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对征款赈灾行为极力阻挠。

    历史上,新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那关键的几场仗打败了,有人把这几场仗的失败归根于王莽的不是正统。

    实际呢?哪一场不是因为拖的太久,朝廷没钱打了,然后征收赋税,导致民心大失,从而跟随刘秀起义的人越来越多。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