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5章 恩怨(2)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次“挟持耳朵绑架事件”的决定性人物——李武。

    这两条求助热线找来的人虽然一白道一黑道,但是其本质是相同的:

    公安局领导:多大的案件能让公安局的二号领导直接带队来现场?要是一起普通的割耳朵案件,估计顶多也就是派出所出警。显然,人家公安局的领导是在给小坤爸爸的面子。同朝为官,谁求不着谁啊?相互给面子,这是必须的!

    李武:他李武和袁老三能有什么交情?按道理说他是张岳的兄弟,那他和袁老三一家人有血海深仇才对吧?连孙大伟喝多了都成天叫嚣着要收拾袁老三,现在李武居然被袁老三找来说情?显然,李武也是听了袁老三的叙述后,觉得这实在是个不能错过的机会,这机会把握好了,他一定能名成利就。

    就在公安局的领导和李武准备赶赴“耳朵绑架现场”时,袁老三找的第三拨人和第四拨人一起到了。

    这第三拨人和第四拨人是前后脚到。而此时,李四和大老周、第二拨人还在寒暄。小小的小区院子里,已经聚了十几个人,这两车人再下来,二十几个了。

    且说这第三拨人一下车,气氛立马就不对了。因为,前两拨人都清楚李四和赵红兵的关系以及李四的本性,不论说情是否成功,整个气氛还是和平友好的。

    但这第三拨人,却好像有点儿浑不吝。现在,二狗介绍一下这第三拨人的首脑——段锋。

    二狗之前曾说过,东郊的二虎是农村黑社会,但这段锋,绝对比东郊的二虎还农村黑社会。段锋出生在距离当地约30公里的一个小镇上,是个名副其实的老流氓,纯粹地癞子。据说,此人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他们那小镇上是老大。但在一个小镇也的确没什么发展空间,他的收入来源几乎全部来自于镇上农贸市场的猪肉摊:其一,抠猪腰子;其二,割血脖子。

    据说他是个勤奋的地癞子,每天早上4:30就起床,到了农贸市场就直奔旁边儿的小型屠宰场。这小屠宰场就俩杀猪匠,一个一万人左右的小镇,每天才能杀几头猪啊?

    “兄弟,现在杀这猪是你收来的吗?”

    “是啊,段哥。”猪肉摊贩知道,他又来抠猪腰子了。这猪腰子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农贸市场上每个可以卖到一块五毛钱。

    “今天这猪不错啊?”段锋说着说着就开始伸手去抠猪腰子。

    “不错,不错……”

    “这猪腰子我拿走了啊!今天中午家里来客人。”说着段锋已经把猪腰子抠在自己手里了。

    “段哥你拿去吧,别跟我客气。”

    这是开始的时候,到了后来,段锋也懒得“寒暄”了,直接伸手就抠,跟猪肉贩点下头就走。他家里几乎天天“来客人”,天天的下酒菜都是猪腰子,每天抠个二十来个猪腰子,卖个三四十块钱。在他们屯子,也算是小康了。而且据说这段锋也算讲义气,如果有顾客之类的欺负猪肉摊贩,他肯定为猪肉摊贩出头。

    也就是说:段锋每天抠的猪腰子,就是小贩给他的保护费,这保护费一点儿都不贵,而且管用。逢年过节或者手头紧张时,他就直接提着刀和一个大塑料袋去农贸市场,看见谁的猪肉的血脖子比较肥,立马手起刀落切下一片,大概也就是两三斤的样子。

    “兄弟,今天我岳父来家,我切块肉,你称下多少钱?”段锋还作势掏钱。

    “段哥,你这是哪儿的话,就算是兄弟孝敬你的……”

    “……那,我就不客气了。”

    段锋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是靠这手段来钱,平时抠猪腰子,偶尔切块血脖子,作恶多端肯定算不上,但也的确称的上是个地癞子。也就在那个时候,段锋在一次为猪肉摊贩出头的时候捅了人,被判了七年刑。

    服刑期间,段锋认识了很多当地市区的混子,也使他清醒地认识到:想当一个好混子,有成就的混子,就必须进市区!

    市区的猪腰子,很多!多得让他眼花缭乱,数都数不过来!

    大志是被城里的流氓照亮梦想的,而段锋是被城里的猪腰子吸引进城的。

    出狱当天,穿着一身赵本山式“人民服”的段锋就买了一把刀,去了位于市教育学院旁边最大的一个农贸市场。

    “兄弟,我刚从山上下来,没工作,借你个猪腰子吃,要不就饿死了。”

    段锋说这话的时候表情是诚恳的,目光是凶残的。是个人就能看出来,段锋这是来抢猪腰子了。但报案说抢劫吧,人家民警肯定拒绝受理。再说人家段锋说是饿急了“借”一个,难道还能因为一个猪腰子再把他弄进去不成?如果跟段锋翻脸不给猪腰子吧,眼前这丧心病狂的刚出狱的劳改犯给自己一刀咋办?

    得,一个猪腰子没多少钱,有人要“借”就借去吧。

    这样,段锋天天去“借”猪腰子,时不时割块血脖子。

    时间久了,段锋还真就成了这农贸市场的老大。因为:1.他不要命;2.他的确真保护摊贩;3.他开始时的保护费实在很低,就一个猪腰子;4.后来不知道他是从动检部门还是防疫部门认了个远房亲戚,具体这亲戚是干啥的二狗也不知道,反正是能把蓝戳的猪肉换成红戳的。

    据说有人见过他在教育学院旁边那农贸市场的大哥风范。他在前面走,这一路下来,所有的小商小贩都放下手中的菜刀叫一声“段哥”。他也不挨个回话,但挨个跟人家微笑点头。他那点头的样子,老远看跟刚嗑完摇头丸似的。没办法,左面的商贩刚打完招呼,右面的商贩又跟他打招呼,必须左右摆动。伴随着农贸市场清晨的“抱一抱,那个抱一抱,抱着我的妹妹上花轿”这样的通俗流行音乐,他那头摇得非常嗨,特别嗨。

    大家可以想象这个镜头:一个身穿人民服的四十多岁的老爷们儿,沐浴着清晨的阳光,惬意地踱步在农贸市场,伴着嗨曲儿,咔咔地摇头。这是多么牛逼的事情啊!要是二狗在当地那个农贸市场有这样的地位,还跑上海来当个寒酸的白领干啥?天天早上在农贸市场一溜达,所有的虚荣心都满足了,多有成就感!

    当地的小混子中间有句玩笑话:“我在XX街绝对牛逼,我一进XX街,就跟段锋进农贸市场似的!”

    看了没?“段锋进农贸市场”已经成为典故了。就算大虎、赵红兵、张岳等人混得再开,也绝对没有过段锋在农贸市场的待遇。

    后来段锋慢慢手头有了积蓄,在当地的歌厅一条街盘下了3个店面,开始组织卖淫嫖娼。段锋实现了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跨跃。

    但人家段锋不忘本,每天早上依然去农贸市场嗨一圈儿。而且,他好像有十分严重的“猪腰子情结”。

    他早就不缺几个猪腰子了,但还习惯性去摊贩那儿弄上两个猪腰子,也不知道他弄来干啥?自己吃?过去十来年吃猪腰子上瘾了?这个二狗不清楚。

    在江湖上好像没几个人记得段锋还开了歌厅,总是认为他是在农贸市场混的,总认为他那手上沾满了猪腰子那紫黑色的血。

    大老周如果算二流的社会大哥的话,那段锋也就算三流。俗话说,宁为鸡首,不为牛后。曾经在那小镇上当过老大的段锋手里有了几个钱、手下有了几个人以后,有点儿膨胀,又开始觊觎当地一流社会大哥的地位了。

    他和赵红兵顶多也就是几面之交,跟大老周和赵红兵的关系根本比不了。袁老三也是病急乱投医,一着急找了段锋。

    这段锋,还真就来了!

    但费四家的小区,可不是当地的那个农贸市场。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