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95 想刀人的眼神是藏不住的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电子邀请函跟身份证明文件一致才能入内,又或者只有宁园内部开具的出入证才能进入。

    这对于华夏闻讯而来的一部分记者还算是友好的,想办法找找关系说不定还有可能拿到进入的证明。起码能到报告厅里去拍摄一些相片,但对于国外记者来说,这就很尴尬了。

    以往的优待在这里完全失去了效用。显然宁园内部对于外国人并没有任何优待,这一点从宁园内部人员不停出来接人时的态度就能看出来。对国内记者还算客气,面对国外记者的要求时,都是直接理都不理。

    没办法,宁园的主心骨是宁孑,宁孑在国外媒体报道中很少甚至几乎没有以正面形象出现过。宁孑也从没表现过对国外人员能有所优待的态度,作为工作人员自然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表现出太过热情的态度。

    哪怕是真有国外记者也找到了关系,内部也没人敢开这个口子。

    这一点金正南大概最有发言权。

    作为宁园的主任,很长一段时间开始,他的电话就一直在被国内轰炸着,尤其是三星内部高层打来的各种慰问电话,甚至比曾经他在三星担任高管时还要勤快。

    尤其是体大推出了新结构的芯片之后,金正南觉得自己突然就成整个韩岛最香的那块馍馍。

    虽然宁园其实没对金正南做任何管制措施,也从来没有检查过他的个人通信设备,也没人说过要限制他不能跟国外通话,不过吃过了三星的苦的金正南在这方面还是表现得极为克制的。

    对于国内提出的任何要求,以及言语间种种暗示,都很委婉的谢绝。

    显然金正南是个极为聪明的人,谁给钱屁股就一定要坚定的放在哪儿边这个道理他是很懂的。

    虽然宁孑表现得对他很放心,但金正南很清楚这里并不是每个人都对他如此放心。更别提天知道多少人还盯着他的这个位置,想要取而代之呢。所以工作中,他是真的任何事情都亲力亲为,秉公做事。

    直到昨晚,他的电话直接成了热线,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

    其实说来也挺巧,这次受邀来参加会议的一百多位学者,几乎涵盖了所有发达国家的科学家代表。美国的、欧洲的、日岛的跟隔壁菲国、印国的学者也有两位,但唯独韩岛的连一根独苗都没有……

    这也直接导致了,韩岛的学术圈缺少了第一手消息的来源,自然更为着急。

    于是昨天开始,媒体圈、学术圈……天知道多少电话打给了金正南,希望他能想办法弄到几张电子邀请函,让韩岛代表也能有人能参加这次学术会议,毕竟这种世界天文学论坛,把韩岛排除在外,对于他们而言是绝对没法忍受的。

    对此金正南也没什么办法。

    虽然他是宁园的主任,理论上主管宁园的一切行政事宜。

    但问题在于邀请谁,不邀请谁,那都是宁孑决定的。

    他没有任何建议权,他的权限主要是安排好宁园组织、协调、接待等各种工作,保证论坛的顺利进行。

    至于选择谁家的媒体报道……

    想到这个金正南其实是很有脾气的。

    在论坛正式举办之前,他是通知过一些在华夏有常驻机构的韩岛媒体的。站在宁园主任的角度来说,他也希望宁园第一次举办这种高端学术论坛,能多些媒体报道,多搞出些声势来,也能更凸显他的工作能力。

    可惜的是,当时他发出了邀请这些媒体都拿捏着,要么就是发的邮件如同石沉大海,即便有回应,大概也就是礼貌的表达了对这次论坛并不感兴趣……

    好嘛,等到论坛正式开始的时候又求上门来了,而且还大都是不打不目的不罢休的语气。

    真的,金正南都觉得韩岛这帮媒体人是不是五行多了些“贱”。

    所以哪怕电话再多,金正南也拒绝得理所当然。

    当然压力也是很大的,尤其是有几通电话开始以大义压他的时候,最终金正南果断的选择了学宁孑的开始使用电话自带的白名单功能……

    这大概就是此时宁园外的现状了,近百名记者被拦在门外,不停拨打着电话,或者找人抗议,要求能进到宁园内部采访,这一度导致宁园的环境颇为混乱,直到来了更多的安保力量。

    另一边,宁园内部则依旧平和,但其实报告厅里也经常会有一些混乱。

    此时的宁孑刚刚完成了关于论文的报告,其中包括了对介质空间的构想,以及其物理学上的定义,还包括了一些可以说是有事实例证的假想。唯独没有公布的就是负质量材料具体的实验室制备过程。

    是的,宁孑刚刚完成的超长报告,只有各种材料的参数跟物理特性介绍,以及非常纯粹的理论判断。

    这也是混乱的起因。

    毕竟在见识了负质量物质之后,现场许多科学家对负质量物质充满了好奇的。

    谁不想能在实验室里第一时间制作并研究这些神奇的物质呢?

    然而宁孑只是大谈特谈理论,却对具体实操过程半个字都没提,甚至连方向都没给出一个,这的确是许多人没想到的。

    毕竟按照学界一般的规矩,既然你都已经把成品拿出来展示给大家看了,当然应该跟大家聊聊这玩意儿是怎么弄出来的。哪怕说得不那么细致,但起码一个一般性的指导方向应该是有的。

    这个时候谁不想能在实验室弄上一块材料来尽情的研究呢?

    于是在宁孑念完稿子的结束语,准备按照计划,让嘉宾开始探讨时,一百多人的会议现场,起码举起了九十多只手臂。

    “嗯,我还有没讲清楚的地方吗?好吧,德罗斯特博士,你有什么问题。”

    宁孑话音落下,自动化的控制台已经接通了坐在最前排的柯林·德罗斯特座位上无线麦克风发射的信号。

    “宁博士,你的报告好像漏掉了一部分很重要的内容,那就是负质量物质的实验室生产环节。虽然你对于那篇论文的理论性阐述非常详尽,但从学术的角度上来说,我觉得至少应该透露一部分实验室环节,这样才能更清楚的理解空间交换时的反应过程,才能让世界学术界对于宁氏介质空间有更清晰的认识,也才能让这项研究快速推进。”

    很严肃的提问。

    这个问题提出后,也让会议现场许多人放下了举起的手臂。

    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宁孑微微笑了笑,随后清了清嗓子,开口回答:“我大概明白德罗斯特博士的意思了,看来跟德罗斯特博士想法相同的人很多,事实上昨天我在做展示之前也说了,让大家先了解负质量材料的目的,其实是能对接下来的理论基础有所了解。

    所以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展示的目的仅此而已。这次论坛的目的,是为一个新理论,也就是介质空间理论奠基。负质量材料只是为了佐证这一理论,来跟大家亮个相。起码近期我并不打算将负物质材料的实验室生产方法公布。

    包括我们的研究中心也不会就除了今天探讨的理论方向之外的其他研究包括负物质材料特性的研究对外发表论文。嗯,大家可以理解为这些东西,暂时你们只需要知道有这种材料就够了。具体研究,我们会有专门的研究员来做的,未来是否向众位通报研究进展,我会根据实际情况再做考虑。”

    如果眼神真能刀人……

    那这一刻的宁孑大概已经被千刀万剐……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