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4章 纵论时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秋子瑜跟随三休真人出了石室,便开口问道:“三休师兄,把丛信留在黎阳,是否真的妥当?”

    三休真人一脸的淡然,“无妨,替父报仇是他心里的死结。你的一席话,他应该能明白,他之前的谋划没有一分的胜算,他只能先忍耐克制自己,等待时机。”

    “他还只是个孩子,有些事虽然明白,一旦有个什么意外,冲动起来,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注定要发生的事,谁也阻止不了,只能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三休真人转头看向秋子瑜,“那个阿越有消息么?”

    “没有。我们几乎翻遍了黎阳城,也没有找出这个人来。”秋子瑜皱着眉头,很是有些无奈,“她一个孤女,还失明了,那些人劫她去做什么呢?勾栏青楼里没有,那些大户大门、世家府邸里也没有,还真想不出来她会在什么地方。”

    “祁渺那丫头一直惦记着她。你们再看一下那些坊巷里,这件事既然有违常理,反其道而行,或许会有用。”三休真人沉吟道。

    “好,我这就去安排。”秋子瑜点点头。

    面对如山的奏章、圣旨、史册,祁渺三人心知时间有限,直接摒弃了那些奏报日常琐事的奏折,每日里只挑选记录朝廷要事的奏折、批示的圣旨来看。

    三休真人每晚考察他们的功课,对朝廷日常政务的处理、用兵、钱粮度支、官员任用等大小事情,都盘问得十分细致。对他们疏忽遗漏的地方,非但很严厉的一一指出来,还要求他们重新研读,提出相应的处置意见。

    三人见三休真人如此严格,也不敢大意,对所有奏章、圣旨都研读的十分认真仔细,对疑问之处作了笔记。不妥之处,三人商定后,另外拟出处置办法,向三休真人请教。

    这么闷头苦学了三个月后,李丛信和祁渺对朝廷政务的处理,头脑中基本有个清晰的脉络,也熟悉了南靖的国策及典籍制度,能够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来。

    只王楫每日里晕呼呼的,不知所以。他本就对读书、批阅公文这些文事头大,呆在密室里学这些,都快把他逼疯了。所幸三休真人也不强求他,每日里允许他出去两个时辰练功,他也欢欢喜喜半夜出去,天亮前回来。

    三休真人时不时还引导三人,分析各国时局,纵论天下大势,将靖安一朝的兴衰命运剖析得一览无遗。

    祁渺获益颇多,与李丛信常有争论。二人对时局的风云变幻颇为敏锐,对各国政局和天下大势的看法见解也十分犀利。

    “靖安朝自太祖以来,重文事而轻武举,国家虽然富裕,却不善兵事。至宣宗皇帝,历经几朝,朝廷大臣们结朋党,固宠利,坏国事,这些事一直不断。至文宗皇帝执政,虽有改良举措,受东阳入侵之累和世族阻碍,最终还是功败垂成。”

    李丛信娓娓道来,语气却越来越激愤,“成宗皇帝以来,周琦把持朝政,更是变本加厉,遍植党羽,弄权专横,摧折忠勇,贪赃枉法,弄得人神共愤。如此下去,只怕国将不国。”

    祁渺微微点头,表示赞同。这些日子的苦学,再经三休真人点拨,她对天下大势也看得分明,李丛信说得有几分理,却也有所欠缺。

    她略一思索,说道:“南靖如此,东阳、西泽也好不到哪里去。东阳自太祖元隆之后,只有靖陵王有称霸天下之心,却无称霸之德。近些年来,更是无意进取,境况日下。西泽自刘文范之后已日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