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3章 延长首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十月初,一伙几十人拿着长棍的家丁簇拥着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来到了南泥湾,声称这里是马老爷的土地,你们这群流民在这里耕种,是要交租子的,马老爷要按照一亩地三百五十斤小麦的数量收租。

    这群人还拿着马老爷家买通县衙书办搞来的崭新的地契,一看就是墨迹未干的那种新出炉货色。

    生化兵可不会惯着这群人,按照防卫命令,生化兵们拿出双管猎枪,将拿着地契和棍棒的马家家丁、管家全部击毙,然后拉到沟里填埋。

    当地流民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不过马老爷能搞定官府,怎么可能吃这么一个闷亏,何况那管家也是马老爷的小舅子。

    就算不说为了给小舅子报仇,十几万亩水田的诱惑,就足够马老爷动官方力量了。

    索要无果并且损失了几十人后,马老爷也知道,这群在南泥湾垦荒的流民不是那么好说话的,这一次,马老爷家当游击的大儿子马超,带了三千多官兵,以剿匪的名义开赴南泥湾。

    马大少爷带来剿匪的这三千多官兵里面,只有五百多人是真正有战斗力的,他们的真实身份,是马家的家丁。

    明末战争除了戚家军、白杆兵少数几支部队,从李成梁开始,已经全部家丁化,正规部队的朝廷饷银被官员将领们大半贪墨,将领们养着高收入的家丁,战时用来当作中坚力量。

    至于军户,已经在明末沦落为乞丐一样。战斗力是绝对没有的,不过也多少能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例如运输军需,或者在军营中干活。

    李成梁当年能做到辽东霸主,是靠了家中的八千家丁,后来吴三桂父子借着三千家丁,在明末屹立不倒,吴三桂父子多次在对后金满清的战场上率先逃跑,可因为家丁部队主力未损,哪怕杀大臣人头如割韭菜的崇祯皇帝,也拿这父子两个没什么办法,就是怕他们带家丁造反啊。

    辽东虽不是吴家一家独大,可辽东另一家的祖家,却是吴家的姻亲,而且祖家早就不听朝廷调令,甚至明目张胆的在鞑清和大明两头下注。

    家丁制度,可以说是明末军阀化的开端,也是明朝衰落的重要原因。

    戚家军是能打不假,可是除了张居正改革时朝廷税银处于历史上最充足的时候,是万万建立不起这么一支野战炮兵部队的。

    戚家军每六个人有一门火炮(虎蹲炮或者弗朗机炮),就这个火炮比例的投入,足以让现代化的军队咋舌。

    明末可没什么大工业,戚家军一千多门火炮每一门炮都是用失蜡法,承受着高废品率一门门浇筑出来的。

    对马家少爷这个位于九边重镇的游击将军来说,没个五百家丁,就连游击这个位置都坐不稳。

    而为了养更多的家丁,那就需要马家有更多的收入来源,作为九边重镇的世袭武将,马家有着一份对蒙古走私的贸易收入,以及马家的田地和店铺收入,但这也仅仅够马家养五百多家丁就到极限了。

    而拿到南泥湾十几万亩被流民开发出的水田,哪怕不是全部水田,产量也不是瑞祥的级别,这也足够马家再养上千家丁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