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五回 问月入牢探王氏 正阳游山得龙驹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王氏曰:“中臣名将,起能不计。”

    上官问月使女儿之声,言曰:“可闻有后人否?”

    王氏闻言疑之,细观上官问月。

    上官问月落泪,跪拜王氏脚下,言曰:“吾非别人,上官羽孤女,上官问月是也,藏于韩府,义父韩子琪育之。

    利于避祸,女扮男装,行使朝堂之上,近交太平公主、以便为国进忠也。

    祭太庙者,实为拖延时日,欲救王妃也。

    奈何月儿一介女流,无搏鸡之力,才末智穷,不能救王妃,出囹圄之苦、祭坛之劫,望王妃教月儿如何行使,可脱此危也。”

    王氏抱上官问月,喜而泣之,曰:“上官氏之恩,深似南海,高于泰山也,我何敢再有所求,王氏生死无关紧要,生有何欢,死又何惧。

    今日得见月儿无恙,吾死无憾也。”

    上官问月复拜曰:“王妃莫自欺也,众王唯宣王有德,王妃最贤,为国,为民,王妃不可有失也。先朝旧臣,殿下李纯,谁人能救,求王妃教之。”

    王氏曰:“先朝,红门众将遁隐山林,李纯不暗武艺,远在西南之地,居成都也。唯有一人能救我,然路途遥远,恐不及也。”

    问月喜曰:“何人,王妃速赐吾信物,月儿遣使招之。”

    王氏曰:“我义子正阳也。”

    王氏视自身左右,何来信物,撕下内衣一块,咬破中指,写血书递之。

    正是:

    千里飘雪狱中书,秋雁高飞雨纤纤。

    北风烈烈浮尘土,翘首顾望隔山河。

    上官问月怀血书,解外衣罗扣,穿戴凌乱,辞王氏出天牢,见郜国公主,行礼谢曰:“多谢公主成全,请公主许卑职回府换衣,再往府上拜访。”

    郜国公主观问月衣衫不整,笑曰:“韩大人且回府休之,明日复会未有不可也,起驾。”遂上官问月欢送郜国公主,回府见韩聪曰:“此事叔叔非亲为不可,入塞外请世子。”

    韩聪然之,怀血书,乔装出北门,死力奔往东北而去。

    却说正阳,继承父业,勤勉执政,众族长信服,草原大治,百姓安乐。

    王氏去之久,正阳思念王氏犹深,一日放马龙凤山,游览山景以飞思绪。

    龙凤山常闻龙吟凤鸣之声,故有此名。

    山高入云,峭崖绝壁。空谷葱郁,川水青幽。

    奇峰罗列、怪石嶙峋。

    玉芝葳蕤、瑶草绿缛。

    葭若麝香、荃兰甘菊。

    芎?鹤化、金铃罂粟。

    嘉卉灌丛,蔚若邓林。

    吐葩飏荣,布叶垂阴。

    麒麟朱鸟,龙兴含草。

    麋鹿穿梭,熊虎出没。

    仙鹤旭日,百鸟伴舞。

    正阳观凡间之美,心郁稍散,突闻山下有江海沸腾之声,正阳观之,乃自东向西,万马奔驰而来,突见万马之中一骑绝尘,金光闪耀,一匹黄驹,领群飞逝。

    此马名曰黄唐龙驹是也,日行千里,上山入水,犹如行走平地。

    正阳观之,血脉偾张,大叫曰:“天赐良驹也。”

    正阳三五丈跳跃,飞奔而下,截龙驹去路,龙驹无惧,双耳后撇,长头摇晃,张开巨嘴,正阳头上咬来,正阳侧身让之,龙驹起立,双腿刨正阳而下。

    正阳一跃,龙驹左侧立之,伸手抓马鬃,飞身而上,骑龙驹后背,龙驹惊之,左蹿右跳,起立倾斜,欲摔落正阳不能。

    正阳身贴马背,巨掌三击马臀,龙驹疼痛,上前蹿出一丈之外,放蹄奔之。

    正阳眼花而鸣,围走龙凤山三圈方止。

    正阳跃下马背,龙驹认主,犹如熟识多年,低声嘶鸣,脑蹭其身,不离左右矣。

    正阳大喜使左右抬金龙鞍配之。

    诗曰:

    天涯海角一线牵,驭风千里一日还。

    万马争锋苦望尘,行路飞鸟莫能及。

    入水蛟龙逐游鱼,上山麋鹿分高下。

    黄毛金丝旭日升,铁蹄飒踏平山川。

    正阳得良驹大喜,龙凤山狩猎三日,欲归之,蹬鞍上马,突有胸痛异常,全身颤抖,额冒冷汗,气力皆无,正阳扶鞍而立,顷刻复如初,正阳心思,怪也。

    正阳上马,率左右下龙凤山,见自东方,一人骑马而至。

    来者韩聪也,昼夜兼程,今日至此。

    韩聪躬身行礼,问曰:“诸壮士可识正阳乎?”

    正阳观中原之人,闻言谓曰:“吾便是正阳,壮士何人。”

    韩聪大喜跳身下马,取书递正阳。

    曰:“王妃危机,细事尽含书中。”

    正阳大惊忙取书观之。

    书曰:

    母子离别数载,子高空翱翔,母入囹圄,性命如朝露矣,约期未至何为,莫是情淡爱博,恩轻德浅?正儿若思几载母子情深,速来长安救母,母亲偎铁窗,时刻顾盼之,望儿速至。

    正阳观血书栽倒在地,左右忙扶起。

    正阳落泪,为包子曰:“子厚带壮士,自归之,吾入中原也。”

    正阳提铁枪,一跃上马,催马直奔西南。

    马群为之刨地造势,百鸟为之展翅争鸣。龙驹一声长啸,如生双翼,追风而走,顷刻不见踪迹也。

    诗曰:

    十万火急燎眉毛,思绪惶恐箭离弦。

    花树瞬息过脑后,山水眨眼弃之背。

    尊贵倩影伴左右,嘱咐语声鸣耳畔。

    点点之情江海深,拳拳之心得报恩。

    长安城,唐王祭祀鬼神,拜宗庙先皇。

    恐有乱,命使李平南门内,设祭坛,高三尺宽九尺,坛立。

    李平回奏唐王,曰:“往日贼劫杀场,汝有数万兵将而不得,汝之力微也。

    祭祀之日关闭四门,落千斤闸,不得进出,遣大将守之。

    祭坛内外重甲护之,逆者斩之。汝谨慎用事,祸乱朕所不愿见也!”

    李平领旨,曰:“罪臣谨遵旨意,祭坛无事矣。”

    李平拜退,入演武厅,点将十人,遣兵十万内外用事。

    正阳心忧王氏,恨不得飞至,一路马不停蹄度居庸关,过潼关,东门入、西门出,至长安城下。

    日已西斜,夕阳下正阳催马狂奔,官道尘土飞扬,自北门滚入长安城、守门将得李平令,关闭城门,千斤闸缓缓落下。

    马儿出汗如游水,正阳牵马儿前走,观大街左右,欲知王氏之信,见街侧墙贴告示,明日南门内,使王氏祭坛,正阳心稍安,思曰:欺吾母乎?遂向城内走去,隐没市井之中。

    上官问月日日使人探长安东、北二门,不见韩聪。

    正是:

    浮浮沉沉君不见,翻江倒海风萧萧。

    管弦飒飒擂鼓声,遮云蔽日雨淋淋。

    不知如何救母,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